焦點
-
Intel網Killer網Realtek網 不同網卡晶片,引爆鍵盤大戰!
批踢踢實業坊PTT,這幾天有個網友PO文:「[請益] i網k網r網,使用差別」很快的,馬上就引起了很多玩家與專業用戶的注意。網友表示,信仰加成 60M變成600M。有人說,k不愛,r可,有i也不錯。然後,就有網友說,坦白說你用起來根本無感 只有爽度問題而已。再來,網友說,其實無感,都心理作用居多。結果,這個話題,引起網友熱議。 ----------------- ----------------- 由於電腦的高度整合,主機板全包所有功能,現在所有的桌機、筆電、工作站或伺服器,全面都內建網路晶片,已經不用額外再添購網路卡了。除非是需要擴充額外的網路功能,增加有線網路埠數量,使用10GbE、40GbE有線網路,或者增加無線網路功能,否則已經沒有人會額外添購有線網卡、無線網卡了!目前的1GbE有線網路晶片,則是以Intel、Killer或Realtek有線網路晶片為主,少數則使用了Broadcom或Marvell有線網路晶片,10GbE、40GbE有線網路晶片,則又是不同的世界。無線網卡的話,Broadcom、Intel、Marvell、MediaTek、Qualcomm Atheros、Quantenna、Realtek與Redpine Signals。 然而,不同的網卡,不同的網路晶片,真的有差嗎? 現在不少主打遊戲網路效能的遊戲主機板,還有主打遊戲最佳化的遊戲筆電、遊戲桌機,強調內建Killer(Qualcomm Atheros Killer)網路晶片,就能提供玩線上遊戲不LAG、看線上高畫質影片更順暢的使用體驗,究竟Killer網路晶片為何如此受到廠商青睞?為何它能提升線上遊戲和影片的傳輸效能?這邊針對Killer的發展、技術做了深入淺出的報導,並且,提供了實際測試比較的數據,比較各網路晶片的傳輸效能,同時整理了採用Killer網路晶片的主機板資訊,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Killer這個網路晶片,最早是從2006年開始嶄露頭角,是BigFoot旗下的網路晶片品牌。稍微有留意科技新聞的朋友,應該對美商高通Qualcomm(NASDAQ:QCOM)行動晶片設計公司不陌生。為了擴大業務、增加營收來源,2011年,Qualcomm併購網路通訊廠商Atheros,將市場延伸至Wi-Fi、藍牙和乙太網路等無線和有線網路產品,Atheros成為Qualcomm全資的子公司;2011年8月,Qualcomm Atheros併購專門開發遊戲網路晶片的Bigfoot Networks,其Killer遊戲網路晶片也收編旗下,正式更名為Qualcomm Atheros Killer,應用在個人電腦零組件部分,現在可以在Intel與AMD平台遊戲主機板,都可以看到Killer網路晶片的蹤跡,訴求線上遊戲的效能精進。 2015年時,Killer這個網路產品線,又從Qualcomm獨立出來,成立了Rivet Networks,也因此,現在變成了Rivet Networks Killer。 Killer是專門針對遊戲所設計的網路晶片,用專屬網路處理器來負責運算處理,能對線上遊戲進行最佳化,主要以進階串流偵測、可視化的網路頻寬控制和應用程式優先排序等技術,對網路連線、負載和封包處理等優先程序優化調校設定。Killer網路晶片的遊戲軟硬體的優化加速藉由程式的監控,能有效降低Ping值、調整封包處理順序與頻寬管理,同時不用等待作業系統的處理程序,直接進行網路連線,加速傳輸效率;程式管理工具以圖形化方式進行控制,提供網路活動記錄,可監控各種應用程式連網,或進一步封鎖程式連網,透過硬體處理晶片和軟體管理達到遊戲網路與專屬程式的網路最佳化應用。 目前Killer遊戲網路晶片有四種產品 –內建式乙太網路、網路卡、無線網路和有/無線(Combo)的產品。內建式乙太網路多數內建在主機板中,華擎(ASRock)、技嘉(GIGABYTE)和微星(MSI)的遊戲主機板都有採用,目前最新的型號為Killer E2200、E2400系列,為Gigabit(1000Mbps)網路晶片。因為主機板內建網路晶片的關係,現在零售市場的網路卡需求已經微乎其微了,只有少數專業用途的使用者才會有選購的需求,Killer網路卡在市場上可能還是會搜尋到較早的BigFoot品牌,但那是較舊的Killer E2100,功能和效能上相對較弱,現在已經發展到了Killer E2200、E2400系列。 無線網路方面,802.11n產品,Killer有Wireless-N 1102、1202和1103三種,目前已經淘汰。最新802.11ac產品,則有Killer有Wireless-AC 1435、1525和1535三種。而有/無線(Combo)則分成Killer DoubleShot、Killer DoubleShot Pro與Killer DoubleShot-X3 Pro,這是有線加無線的優化解決方案。 Killer網路晶片能針對遊戲進行最佳化,提升遊戲的網路速度,那所謂的最佳化指的是什麼呢?若想要稍微了解,就需要從網路概論中的通訊協定開始說起。網路剛開始發展時,如果是你玩你的,我做我的,彼此不相容,簡單想也知道實用性會大受影響,發展到一半想改也很麻煩,為了讓不同的軟硬體設備相互連結、通訊和溝通,因此國際標準組識(ISO)特別制定一套網路標準 - OSI 七層協定(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由底層至高層階別為實體層(Physical)、資料連接層(Data Link)、網路層(Network)、傳送層(Transport)、會談層(Session)、表現層(Presentation)和應用層(Application),而為了讓程式更容易撰寫,便簡化架構為連接層(實體+連接)、網路層、傳送層和應用層(會談+表現+應用層),每一層有每一層負責的功能和所使用的通訊定,其中以TCP和IP兩種協定最為重要,所以又稱為TCP/IP四層架構。分層架構有點類似模組化的概念,其中那裡出問題,只要針對相對應的模組進行檢查除錯即可,不用整個砍掉重練。 Killer網路晶片硬體上即能自動進行網路最佳化,軟體部分則是提供圖形化介面進行監視和管理。Killer的應用軟體為Network Manager,會隨著驅動程式一起安裝,主要有應用程式、網際網路、系統性能和網路卡監控功能,軟體將提供總流量前5位應用程式、2分鐘內上 / 下載流量/無線訊號強度、網路卡連接速度 / IP位址 / MAC位址等記錄和資訊,除了簡單的頻寬控制和網際網路測速外,也有像cFosSpeed軟體的優先權調整功能,可視那些應用程式佔用頻寬,阻止或各別設定存取網路的先後次序,讓網路遊戲或串流影音更加順暢。 TCP/IP四層架構中,傳送層使用兩種通訊協定:TCP和UDP,這種通訊協定依不同的需求所設定。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送控制協定)為連線導向機制,連線使用三向交握(Three-way handshake)來確保資料能正確無誤地傳送和接收,封包的表頭(header)資料較長(20 bytes),一次所能傳送的實際資料量較少,所以速度較慢,但可靠性較高,適用要求資料正確,但速度不是那麼講究的應用,如HTTP、HTTPs、FTP和SMTP等協定;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資料流協定)為非連線導向機制,沒有嚴密的檢查機制,接收端收到封包後,無需向發送端回應,但因為表頭資料較少(8 bytes),一次所能傳送的資料較多,因此速度較快,可靠性較低,適合要求低延遲、即時反應的相關應用,如DNS、DHCP、IPTV、VoIP串流影音媒體和網路遊戲等用途。而Killer網路晶片的功能主要是能提升UDP的傳輸效能,進而降低網路延遲率,提高網路遊戲和高畫質串流影音媒體的應用,加速連網速度。 測試設定部分,找來內建各種不同網路晶片的主機板,以兩個電腦平台連接一台Gigabit(1000Mbps) LAN的AP進行測試,一台做為伺服器(Sever)端,受測電腦為用戶(Client)端,使用Netperf網路軟體,編輯一個連續測5次的設定檔,內容為”call Test-TCP 192.168.1.2 20”&”call Test-UDP 192.168.1.2 20,以CMD命令列執行設定檔測試TCP和UDP傳輸率。 測試數據分成TCP和UDP兩個部分,先了解一下這是在Gigabit(1000Mb/s) LAN下測試,所以實際傳輸率有到8、9成都算是比較不錯的成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ntel i217V網路晶片是各家主機板Intel 8系列晶片組平台所內建的最新型號。TCP方面,只有Killer的前身BigFoot的數據相對最差,只有771Mb/s,其它各網路晶片的效能都頗具水準,多數傳輸率都有900Mb/s以上,幾乎已達Gigabit有線網路實際頻寬的極限,其中Realtek和Intel i217V網路晶片最為出色,皆有950Mb/s左右的表現,新的Killer E2200雖然不是最快,但平均也有926Mb/s,比起BigFoot,算是有不少進步。UDP方面是這次測試的重點,它的效能表現直接影響網路遊戲和影音相關方面的順暢度。數據上的表現蠻兩極的,Killer以外的網路晶片效能只能用慘烈來形容,較好的Broadcom和Intel也只有150Mb/s,只有頻寬的1.5成,反觀BigFoot Killer和Killer E2200的成績,連車尾燈也看不到,分別來到874Mb/s和948Mb/s,足足快了有6倍之譜,對於網路遊戲或在YouTube看高畫質影片等影音應用的品質有不少助益。總體而言,Killer E2200的TCP和UDP都衝破900Mb/s,效能表現傑出,這是它所帶給玩家最大的價值所在,也是不少遊戲主機板採用的原因。 然而,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不管你用什麼網路卡,即便測速跑比較快,實際使用未必有差! 為什麼呢?目前的1GbE有線網路晶片,則是以Intel、Killer或Realtek有線網路晶片為主,少數則使用了Broadcom或Marvell有線網路晶片,10GbE、40GbE有線網路晶片,則又是不同的世界。無線網卡的話,Broadcom、Intel、Marvell、MediaTek、Qualcomm Atheros、Quantenna、Realtek與Redpine Signals。 不過,即便玩的是線上遊戲,你的連線速度比較快。不過,真正打怪輸贏的關鍵,仍在ISP端的傳輸速度,不同的用戶端,連到一樣的伺服器,經過的路由不同,會有不一樣的路徑,也會產生不一樣的延遲。網際網路,若產生擁塞,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在Ping值上面,就會出現差別。最終,都會有傳輸速度上的差異。 當然,遊戲打怪,真正的問題,不是在網路的速度。而是,玩家的手腦並用的速度。網路卡,根本不能幫助突破極限!真正的關鍵,是在玩家的自己的大腦呀。 不要每次玩線上遊戲,被別人巴過去,或被電爆,都怪網路呀! ================= 大家在挑主機板的時候會把網路晶片納入 考慮項目嗎? 我本身只用過r網,不過家裡60M網路是完全可以吃到沒問題 為什麼高階主機板都會特別標榜i網或k網呢? 還是i,k網可以突破極限之類的? ================= ================= ※ 引述《adple123 (弱酸性肥宅)》之銘言: : 大家在挑主機板的時候會把網路晶片納入 : 考慮項目嗎? : 我本身只用過r網,不過家裡60M網路是完全可以吃到沒問題 : 為什麼高階主機板都會特別標榜i網或k網呢? : 還是i,k網可以突破極限之類的? 我個人架站的經驗 螃蟹R內建網路晶片 平均一兩個月會被打到掛一次 我所謂的掛是 當機然後導致重開機 正常遇到這種情形會以為是power爛 可惜不是 有時候網站沒掛 但是RDP就是不回應 還是得強迫手動重開才會好 後來因緣際會 入手一張 intel server網路卡 也不貴 好像不用兩千 然後上面所述情形都不見了 我的server一開三個月 半年 都不用重開 也都沒事 這是我個人遇到的情形 給大家參考 ================= ================= ※ 引述《kidbaby (幸福的進行式)》之銘言: : ※ 引述《adple123 (弱酸性肥宅)》之銘言: 原文口卡口卡吃光光 各位版友好 這大概是小弟在電蝦的第一篇文章吧 以下是小弟我以及周遭的使用經驗 以有線網卡來說 穩定排名是 Broadcom ≧ 3Com ≧ Intel > Realtek > Marvell ≧ Qualcomm Atheros >>>> Killer 有線網路的相容性大多還ok 所以這邊就不說了 Onboard PHY 使用上其實差異不大 因為跟單卡比起來,還是會佔用到 CPU Loading 但有些不知道是硬體還驅動有問題,連一般上網也會掛 Killer 就是在說你 以無線網卡來說 Broadcom ≧ Intel > Qualcomm Atheros ≧ Mediatek(Ralink) > Realtek Realtek 跟 Ralink 的無線網路容易有相容性的問題 廠商也常扣死當過頭,導致容易過熱,網路斷線or網頁沒有回應 Intel 則是訊號稍弱,跟Broadcom 以及 Atheros 相較之下 結論 有線網卡只要跳過末段班的,基本上不會有太大問題 當然要穩定性好的,還是建議上單卡的 Broadcom or Intel 但是網拍假卡多,要慎選 無線的相容性跟穩定性最好的還是 Broadcom,沒有之一 以上 手機發文排版請多見諒 ================= 然而,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不管你用什麼網路卡,即便測速跑比較快,實際使用未必有差! 為什麼呢?目前的1GbE有線網路晶片,則是以Intel、Killer或Realtek有線網路晶片為主,少數則使用了Broadcom或Marvell有線網路晶片,10GbE、40GbE有線網路晶片,則又是不同的世界。無線網卡的話,Broadcom、Intel、Marvell、MediaTek、Qualcomm Atheros、Quantenna、Realtek與Redpine Signals。 不過,即便玩的是線上遊戲,你的連線速度比較快。不過,真正打怪輸贏的關鍵,仍在ISP端的傳輸速度,不同的用戶端,連到一樣的伺服器,經過的路由不同,會有不一樣的路徑,也會產生不一樣的延遲。網際網路,若產生擁塞,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在Ping值上面,就會出現差別。最終,都會有傳輸速度上的差異。 當然,遊戲打怪,真正的問題,不是在網路的速度。而是,玩家的手腦並用的速度。網路卡,根本不能幫助突破極限!真正的關鍵,是在玩家的自己的大腦呀。 不要每次玩線上遊戲,被別人巴過去,或被電爆,都怪網路呀! 若你要問,Intel網Killer網Realtek網,到底有什麼差?對一般玩家來說,應該是只有爽度的差別了! Intel網Killer網Realtek網,到底有什麼差?有的玩家,看到Killer就高潮了!有的玩家,只要看到主機板有Killer,就買單了!這跟記憶體插上16GB,就爽度破表一樣。 不過,談到爽度的話,這就是見仁見智的Feeling了!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想等AMD Radeon 但又有點NVIDIA GeForce情節 引爆網友熱議!
批踢踢實業坊PTT,這幾天有個網友PO文:「[閒聊] 想等RX480,但又有點NV情節」很快的,馬上就引起了很多玩家與專業用戶的注意。網友表示,他的NV情節,對NVIDIA產生信仰,是自從用過高CP值一代神卡,AMD的Radeon HD 5770之後,不小心買了一片NVIDIA的GeForce GTS 250(GeForce GT 9800改版),玩Crysis 2,效果驚為天人,從此之後,NV情節越來越深,一路從460,接著用660,最後則是用960。接著,網友開始推文。有人說,NV->NV->ATI->ATI->NV->NV。然後,就有網友說,信徒就是信徒 別扯那麼多 要傳教可以閃開好嗎?再來,網友說,你就別假裝N粉了。網友開始辯論,我A現在就是狂。再來,有人說nvidia的品牌價值應該就是顯卡界的benz吧,AMD相當於顯卡的toyota 可以做出便宜超值的產品,。也有網友說,唯一支持AMD。再來,預算少推AMD沒錯阿,至於耐不耐用也是看性能吧,我先承認我是A粉。接著,有網友提到,AMD又便宜又好用,nvidia的品牌價值應該就是顯卡界的benz吧。接著,馬上就有網友嗆,根本就luxgen 好嗎?最後,網友提出神回答,Nvidia就是需要你這種識貨的顧客。結果,這個話題,引起網友熱議。 整個鍵盤大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Computex Taipei 2016期間,AMD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 潘曉明(SPENCER PAN,CVP and President of Greater China),與AMD總裁暨執行長蘇姿丰(DR.LISA SU,President and CEO),發表了劃時代的Radeon RX 480顯示卡,報價美金199元(折合台幣6,450元)起,以低價來銷售新一代研發代號北極星(Polaris)顯示卡。更重要的,Radeon RX 480顯示卡,提供Premium VR,要讓VR可以平價化,並宣稱效能上打NVIDIA GeForce GTX 980,可以踢館NVIDIA GeForce GTX 970。 網路地下八卦,搖指,AMD即將血洗顯示卡市場,用Radeon RX 480重返榮耀。講得更誇張的消息,199美元AMD Radeon RX 480,地下八卦宣稱屌打NVIDIA GeForce GTX 970。 不管網路傳言真假。值得注意的,Radeon RX 480報價美金199元(折合台幣6,450元)起,2016年06月29日正式開賣!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這用來形容顯示卡市場,非常貼切。根據PCDIY!鄉野調查,目前NVIDIA與AMD顯示卡的銷售量,已經不是勢均力敵的55波(5:5)態勢,實際上在很多店家,是達到了73波(7:3)態勢,甚至有些店家,達到了82波(8:2)、91波(9:1)的比數,NVIDIA在獨立顯示卡的銷售上面,算是大贏家。 然而,AMD祭出美金199元(折合台幣6,450元)的Radeon RX 480,會激盪出什麼火花?NVIDIA又會怎麼樣來回應呢? ================= 先跟大家說說,小弟我的NV情節是怎麼產生的, 當年,5770大家還有印象吧,算是高CP值的一代神卡, 我當時買了一片hawk版,也順順用,直到有天, 顯卡無法偵測,我寄回MSI,又買了一片GTS250(好像就是9800GT), 換了以後,一如往常的開了crysis 2,結果,效果讓我驚為天人, GTS250跟5770同樣FPS 40-50,但畫面撕裂感改善很多, 自此,我就一路460-->660-->960這樣用過來,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有NV眼的=.= ================= 有句話叫做:「蘿蔔青菜,各有所好!」這意思,告訴我們,鐘鼎山林,各有天性!這也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每個玩家的偏好,都不一樣。 每個玩家的選擇,都不相同。我們也相信,NVIDIA與AMD良性的競爭之下,會有越來越好的顯示卡,價格也將會越來越善解人意。值得注意的,今年就是VR元年,AMD祭出美金199元(折合台幣6,450元)的Radeon RX 480,相信,NVIDIA也會提出超值方案。 問題是,身為玩家的你,會怎麼選擇呢?誰才是真正的王道呢?這就有待時間的考驗,由玩家來見證這歷史的一刻。NVIDIA與AMD的顯示卡世紀對決,這肯定是一場好戲呀! ※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科技世界的祕辛,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內幕與新聞。歡迎加入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洋垃圾】: →更多的【PCDIY!歪國貨】: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勒索病毒徹底防護大作戰》小心資料被綁架,安裝趨勢防毒軟體保平安
最近,勒索病毒 (Ransomware) 越演越烈,影響所及,不只是個人用戶,災情慘重,就連企業用戶,也哀鴻遍野。然而,要怎麼來對付勒索病毒呢?除了要有基本的常識,收到的莫名其妙信件,不能打開,奇怪的網站,不要亂去,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能收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挑選一套,可以對付勒索病毒的防毒軟體,才是真正的王道。 甚麼,檔案也會被綁架?!這可不是天方夜譚,是真實會發生的故事。 以往大家對於電腦病毒的印象,大多是會讓電腦當機、無法運作,或是刪除、破壞程式、檔案資料。進入網路時代之後,流行的病毒變成廣告軟體,或是木馬程式,駭客可藉由木馬入侵電腦,竊取個人資料,或當作跳板,入侵其他電腦。不過,最近最盛行的電腦病毒是所謂的「勒索病毒」,網路駭客透過惡意連結、木馬程式入侵您的電腦後,會自動幫您的檔案進行加密,讓您無法開啟使用,或是鎖住系統,讓使用者無法操作。如果想要讓檔案、系統恢復正常,就必須付出贖金,駭客才會提供可救回檔案的方法。 對於使用者來說,硬碟中寶貴資料的價值更勝過硬碟本身,這也是勒索病毒會從綁架資料下手的原因,一旦檔案被綁架加密,珍貴的回憶照片、影片,重要的工作、學習文件都無法開啟,必須付款後才能取得解密工具,不付款的話,寶貴資料救不回來;但就算真的付款,也要擔心駭客是否真的會幫您解密,只能任人宰割。 你的電腦有多久沒有安裝防毒軟體了呢?雖然,微軟已在Windows中提供免費的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市場簡稱MSE)防毒軟體,但僅能提供使用者最基本的安全防護機制,如果想要擁有最全面的安全防護,您需要一套好用的防毒軟體。 不要再鐵齒,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或是覺得駭客不會盯上你,只會針對名人下手。小編的朋友就曾經有慘痛的經驗,電腦裡的珍貴小孩照片與重要資料都被加密,被駭客勒索,雖然大部分資料都有所備份,但還是損失了一部分的珍貴檔案。這些資料都是寶貴回憶,無論多少錢也換不回的。對於電腦高手而言,或許心想,我只要不亂點連結,來路不明的檔案不要開,就可以避免中毒。但就怕某次不小心滑鼠按太快,誤點就中了。 勒索病毒是針對檔案進行加密,目前市面上的勒索病毒有很多種,各自的加密方式與技術也有所差異,因此很難針對單一勒索病毒,推出解密的方式。最好的預防方法是針對勒索病毒的散佈途徑來防堵,例如針對Email郵件、網路廣告、網頁連結、不明檔案進行事先的偵測與過濾。以趨勢科技所推出的PC-cillin 2016雲端版為例,內建病毒、間諜程式防護,可以主動防禦勒索軟體,封鎖惡意網頁,防堵駭客入侵,針對電子郵件也提供全面防護,自動過濾垃圾信、詐騙郵件,讓使用者可以更安心上網,不用戰戰兢兢擔心誤點可疑連結,或不小心開啟問題檔案、木馬程式。PC-cillin 2016雲端版也提供了跨平台防護,支援Windows、Mac、Android、iOS,可安裝於3台上網裝置,提供您更全面的網路安全防護。 →更多的【PCDIY!資訊安全世界】: →更多的【PCDIY!資訊安全專欄】: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
賽德斯 SADES LongZhu 粉絲見面會,活動現場直擊!
由Krone (立光科技)代理之SADES(賽德斯數碼科技)於6/11(六)、6/12(日)下午13點至18點在台北三創ESR電競館6F中,舉辦,邀請大家一起來同樂。 現場除了邀請LCK LONGZHU Incredible Miracle 隊員們來台灣跟粉絲們見面之外,還有簽名握手,觀看實戰,同時有阿森AsSen(主播)與大天神實況台(賽評),一同來講解對戰實況,更有多位COSER們也會一同出席!並由森野葉子(Leaf)帶領貝莉莓-Beryl (Cosplayer)、咪妃娘娘Julia (Cosplayer)、煙-HedY (Cosplayer)、竜-garuda等人組隊一同與現場粉絲們一同打LOL (英雄聯盟)、打OW (鬥陣特攻),現場可說非常熱鬧! 以下就是SADES粉絲見面會在三創ESR電競館的現場直擊! 廠商名稱:SADES - 賽德斯 - 深圳市赛德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廠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名稱:立光科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網址: 代理商臉書粉專: 代理商官方客服&維修LINE:@kronefans →更多的【PCDIY! 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更多的【PCDIY! 主機板】:
-
Broadwell-E全面來襲,Intel Core i7-6800K、6850K、6900K與6950X Extreme四大天王正式開賣!
萬眾矚目:「LGA2011-3腳位CPU翻新,來了Intel Core i7-6800K、6850K、6900K與6950X Extreme四大天王!」 這回,LGA2011-3腳位新處理器,對應的是X99主機板。正式發表時間為:Computex Taipei 2016期間,nDA解禁日期為2016年05月31日。Intel一共推出了四大天王,6核心12執行緒Core i7-6800K,6核心12執行緒 Core i7-6850K,8核心16執行緒Core i7-6900K,與10核心20執行緒Core i7-6950X Extreme。 這次,全新推出的Intel Core i7-6800K、6850K、6900K與6950X Extreme四大天王,全面採用了第6代Core處理器的外包裝設計,外盒用色絢麗,擺在賣場架上非常顯眼。若有注意型號的話,可以發現除了頂級款6950X Extreme之外,每一款後面都帶著K字樣,表示每一顆都沒有鎖倍頻,只要透過加電壓,以及調整外頻,就能輕鬆的超頻! 台北光華商場到貨的第一批Core i7-6800K盒裝處理器,為Intel代理商聯強公司貨。產品製造地為Made in Malaysia(馬來西亞製造),S-spec:SR2PD,Product Code:BX80671I76800K。 Intel原廠報價美金434元(折合台幣14,158元),台北光華商場報價15,500元。(調查日期:2016年06月12日,原價屋) 台北光華商場到貨的第一批Core i7-6850K盒裝處理器,為Intel代理商捷元公司貨。產品製造地為Made in Malaysia(馬來西亞製造),S-spec:SR2PC,Product Code:BX80671I76850K。 Intel原廠報價美金617元(折合台幣20,127元),台北光華商場報價21,900元。(調查日期:2016年06月12日,原價屋) 台北光華商場到貨的第一批Core i7-6900K盒裝處理器,為Intel代理商捷元公司貨。產品製造地為Made in Malaysia(馬來西亞製造),S-spec:SR2PB,Product Code:BX80671I76900K。 Intel原廠報價美金1,089元(折合台幣35,524元),台北光華商場報價36,900元。(調查日期:2016年06月12日,原價屋) 台北光華商場到貨的第一批Core i7-6950X盒裝處理器,為Intel代理商聯強公司貨。產品製造地為Made in Malaysia(馬來西亞製造),S-spec:SR2PA,Product Code:BX80671I76950X。 Intel原廠報價美金1,723元(折合台幣56,205元),台北光華商場報價57,500元。(調查日期:2016年06月12日,原價屋) 先前,Intel發表X99主機板的時候,推出的是Haswell-E處理器,現在則是推出了Broadwell-E處理器。 首先,推出第一代的LGA2011-3處理器,也就是Haswell-E處理器。 Core i7-5820K(6核心12執行緒,標準時脈:3.30GHz,TurboBoost時脈:3.60GHz,L3快取記憶體:15MB),盒裝版報價美金396元(折合台幣11,868元);Core i7-5930K(6核心12執行緒,標準時脈:3.50GHz,TurboBoost時脈:3.70GHz,L3快取記憶體:15MB),盒裝版報價美金594元(折合台幣17,802元);Core i7-5960X Extreme(8核心16執行緒,標準時脈:3.20GHz,TurboBoost時脈:3.70GHz,L3快取記憶體:20MB),報價美金1,059元(折合台幣31,738元)。 接著,推出第二代的LGA2011-3處理器,也就是Broadwell-E處理器。 Core i7-6800K(6核心12執行緒,標準時脈:3.40GHz,TurboBoost時脈:3.60GHz,L3快取記憶體:15MB),報價美金434元(折合台幣14,158元);Core i7-6850K(6核心12執行緒,標準時脈:3.60GHz,TurboBoost時脈:3.80GHz,L3快取記憶體:15MB),報價美金617元(折合台幣20,127元);Core i7-6900K(8核心16執行緒,標準時脈:3.20GHz,TurboBoost時脈:3.70GHz,L3快取記憶體:20MB),報價美金1,089元(折合台幣35,524元);以及Core i7-6950X Extreme(10核心20執行緒,標準時脈:3.00GHz,TurboBoost時脈:3.50GHz,L3快取記憶體:25MB),報價美金1,723元(折合台幣56,205元)。 Haswell-E處理器,到Broadwell-E處理器,一樣採用了LGA2011-3腳位,製程從原本的22奈米製程,進步到了14奈米製程,不過TDP並沒有下降,一樣維持在140W。唯一不同的是,Haswell-E處理器,標準支援DDR4-2133 U-DIMM,Broadwell-E處理器,標準則支援DDR4-2133/2400 U-DIMM。最大核心數量,從原本的8核心16執行緒,增加到了10核心20執行緒。 這次,Broadwell-E處理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價格太貴了!然而,既然那麼貴,若不超頻的話,乾脆去買Broadwell-EP處理器,Xeon E5-2600 v4的價格,還比較善解人意呢!
-
NVIDIA GeForce GTX 1070創始版正式開賣,Pascal顯示卡高階主力戰將正式登場!
萬眾矚目:「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台灣市場開賣,首波統一價格:16,900元!」 2016年06月10日,PM21:00準時,台灣通路各大賣場,正式出貨GeForce GTX 1070創始版顯示卡。台北光華商場,第一批到貨的顯示卡品牌,則有GIGABYTE(技嘉)、MSI(微星)與EVGA(艾維克)。 GeForce GTX 1080,取代GeForce GTX 980。GeForce GTX 1080,MSRP市場行情報價從美金599元(折合台幣19,415元)起。NVIDIA官方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報價美金699元(折合台幣22,655元)。正式發售日期,開賣nDA解禁日期,為美國時間2016年05月27日。 GeForce GTX 1070,取代GeForce GTX 970。GeForce GTX 1070,MSRP市場行情報價從美金379元(折合台幣12,284元)起。NVIDIA官方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報價美金449元(折合台幣14,552元)。正式發售日期,開賣nDA解禁日期,為美國時間2016年06月10日。 台北光華商場,這邊的話,台灣時間,2016年06月10日,PM21:00準時正式開賣! 前幾天,2016/05/31(二),微星才提出:「 主要針對新推出的GTX 1080顯示卡!」 隔天,2016/06/01(三),華碩接著提出:「 主要針對高階的ROG或STRIX-Gaming自製顯示卡!」 端午節前夕,2016/06/08(三),技嘉也跟著提出:「 主要針對高階的GTX 1070、1080自製顯示卡!」 微星首波到貨的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型號:MSI 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內部型號:912-V801-1292,製造年月:2016年06月,產地:中國大陸,保固期為3年。 目前微星正在做免費升級四年保固活動,即日起~2016/12/31,只要到微星官網完成註冊,就能獲得免費升級四年保固。 艾維克首波到貨的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型號:EVGA 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內部型號:08G-P4-6170-KR,產地:中國,包裝地:Packaged in Taiwan,保固期為5年。 技嘉首波到貨的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型號:GIGABYTE GV-N1070D5-8GD-B,產地:台灣,保固期為3年。 目前技嘉正在做免費升級五年保固活動,2016/05/27~2016/12/31,於購買後30天內至XTREME GAMING官方網站完成註冊,即可獲得五年延長保固。 值得注意的,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的話,NVIDIA官方報價,並不貴。 GeForce GTX 1080,MSRP市場行情報價從美金599元(折合台幣19,415元)起。NVIDIA官方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報價美金699元(折合台幣22,655元)。 GeForce GTX 1070,MSRP市場行情報價從美金379元(折合台幣12,284元)起。NVIDIA官方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報價美金449元(折合台幣14,552元) 不過,一如預期的,這邊是台灣。台灣的價格,就是比較貴。原價屋報價,第一波銷售,不管任何品牌GeForce GTX 1070創始版,都是統一價格,台幣:16,900元! 由於,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實在太貴了,品牌顯示卡廠的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自製卡也不便宜,相對的,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價格就顯得善解人意,加上其效能還勝過GeForce GTX 980 Ti,這可以說是Pascal顯示卡高階主力戰將。 當然,NVIDIA信仰爆表,不少玩家趨之若鶩,加上首波供貨不足,預料將仍會紅翻天呀!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顯示器】: →更多的【PCDIY!主機板】: →更多的【PCDIY!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
台灣電競市場最重要推手,成功翻轉成品牌代理商的立光科技國際
相信資深一輩的DIY玩家,或是現在正負責辦公室OA專業電腦耗材採購的玩家來說,肯定對KRONE 這個品牌相當熟悉,旗下的產品線分布甚廣,從色帶、墨水夾、碳粉夾、空白光碟、鍵盤、滑鼠、耳機…等等應有盡有,很多時候只要在辦公室裡信手拈來,就能拿到KRONE(德語皇冠的意思)的產品;只是不曉得該公司的中文名字原來叫做「立光科技國際」。直到近年來,該公司旗下四個代理品牌賽德斯(SADES)、喬思伯(JONSBO)、至寶(Topower)以及路瑪仕(ZUMAX)紛紛在電競產業裡嶄露頭角,讓新一代玩家可以再一次認識,這個充滿活力與生命力的品牌。 雖然立光KRONE這個品牌在辦公室耗材市場(墨水、碳粉、可燒錄光碟片、鍵盤、滑鼠等等)上,知名度相當高,並擁有相當成功的業績。立光科技國際副總經理翁子晴坦言:「一開始立光也考慮過以KRONE 這個品牌來推廣電競,但考慮到不同市場,應該由不同品牌來切入,才能讓求新求變的玩家看到新的張力和亮點,並彰顯其影響力!」最後終於找到賽德斯、喬思伯、至寶與路瑪仕這四大天王。 不過在代理品牌這塊市場,立光算是新手中的新手,因此過程中也遇到許多瓶頸,立光科技國際協理林信杰相當有感的說道:「相較於其他地區,台灣市場的規模並不算大,為了獲得廠商認同,初期都是直接備貨3 到6 個月的量來取得一定的數量優勢,讓廠商認為台灣也是值得經營的市場,然後再慢慢透過溝通,才獲得原廠的支援。」現在品牌知名度打開了,消費者會開始詢問、指定甚至要求店家進貨,更加速打開了立光國際的知名度。 近年來,隨著台灣選手在各式電競比賽中不斷獲得良好成績,開始有聲音要求政府、企業培養、扶植電競產業的聲音出現,讓電競選手可以有更好的出路;然而事實卻是,因為贊助電競戰隊所費不貲,在台灣只有非常少數的企業願意這樣付出。不過立光深知,電競是需要培養的,不是喊喊口號、推出幾款產品就能健全台灣電競生態,因此長久以來,不斷的以賽德斯這個品牌來支持電競戰隊和電競比賽,例如台灣HKE、韓國LCK 龍珠、中國OMG、印尼pure,以及韓國WCG賽等等;林信杰表示:「贊助戰隊的優勢,是可以透過專業、職業選手,在使用過賽德斯產品後,回饋給我們最忠實的意見,讓我們可以進行產品改進,推出更適合選手、遊戲的產品。」 除此之外,立光也積極參與、舉辦各式電競比賽,來培養選手們的實戰經驗。同時,對於學校電競社團的種子隊伍以及其所舉辦的比賽,也會提供賽德斯耳機、鍵盤作為比賽平台,並免費贊助贈品給予優勝隊伍,以最實質的方式來鼓勵比賽選手。就這樣用心默默經營了一年多後,賽德斯逐漸獲得學生族群與遊戲玩家的肯定,成為他們心目中理想的電競品牌之一。 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使得台灣市場對中國大陸品牌有種先入為主的概念,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為了讓玩家可以重新認識賽德斯與喬思伯,立光在這上面下足了苦心。立光科技國際副理蘇郁凱說:「賽德斯早期是以代工知名廠商產品為主,後來才開始轉型經營自己的品牌,因為從設計、製造到後端銷售都是自己來,加上堅持不走需要上架費用的3C通路,才能將這些省下來的成本回饋給玩家,目的就是提供玩家CP值最高的產品。此一作法正好打中基層玩家的想法,讓其不僅快速地在中國電競市場裡佔有一席之地,就連歐美市場的eBay和amazone,在PC Game及Computer Headsets的排行榜上,前10名中有6名都是賽德斯的產品。」 在台灣,立光積極爭取新產品與中國大陸同步發表、上市;對於故障品部分,也是以直接換新的方式來服務玩家,讓玩家無後顧之憂。值得一提的是,林信杰自豪說道:「賽德斯在中國大陸是沒有機殼這個產品線的,但我們覺得電競怎麼可以少了機殼這麼重要的零組件!因此立光投資設計了賽德斯機殼,此舉也獲得原廠贊同,並在市場上獲得不錯的使用者口碑。」立光不僅在價格部分替玩家守住了荷包,同時還能提供具有一定品質、水準及設計的產品,再度證實,立光在電競市場上具有一定獨到的眼光。 而喬思伯機殼部分,林信杰表示:「因為採用鋁製材質,因此擁有比一般機殼更好的散熱能力,同時還具備了輕巧的優勢,加上其獨特的外型和細膩處理過的內部空間,是時尚、潮流、希望把機殼變成家中擺飾一環玩家的首選。」所以下半年度開始,會開始進駐商業設計店家、居家設計店面,透過與OA、家具整體結合的概念,來凸顯喬思伯機殼的特色與價值。至寶和路瑪仕這兩個電源供應器品牌都是台灣公司,前者的強項是生產伺服器、工作站這類需要高瓦數、高穩定性電腦所使用的電源供應器,換言之,該品牌生產的電源供應器瓦數較大,適合進階、遊戲玩家用在電競與個人工作站主機上;後者則是憑藉著優良的效能與良好品質,長久以來在日本市場一直擁有相當好評,從日本紅回了台灣,為了讓台灣玩家同樣也能享受優質電源供應器所帶來的優勢,因此決定代理回台灣銷售,主打入門、主流等級市場,適合文書、線上遊戲機。 賽德斯目前維持每季50%的穩定成長(2015年電競耳機銷售突破2萬支,80%機械式鍵盤的銷量更是當初預估的2倍之多,2016年短短3個月就銷售了1,400支),蘇郁凱興奮的指出:「除了持續推出新的電競耳機外,立光將在下半年度引進賽德斯最後一塊拼圖「電競滑鼠」,以及玩家期待的全尺寸與可以自行更換鍵軸的機械式電競鍵盤。賽德斯機殼會開始導入DIY 水冷套件,喬思伯機殼則是以全透側機種為主,讓玩家方便打造更酷炫的專屬個性化電腦。」至寶與路瑪仕的電源供應器,則會進一步引進通過80 Plus Platinum認證的新產品。 對於2016到2017的發展方向,林信杰相當肯定的說:「主軸還是會放在電競相關產品上,希望透過電競產品替立光這個品牌帶來更多活力。所以現階段會藉由與產、官、學的共同合作一起來帶動台灣整個電競市場,並推出更多元化、更高規格的電競相關周邊商品,以滿足不同類型玩家和職業選手的需求。」
-
技嘉電競主機板 帶你進入魔獸:崛起
好消息:「買技嘉100系列 電競機種主機板,就送您看『魔獸:崛起 3D電影票』一張!」 電競族群,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如何討好喜歡玩遊戲的玩家,這就是一門學問了!技嘉這次,特別針對100系列主機板,舉辦了「買技嘉,請你看魔獸:崛起3D電影」活動! 《魔獸:崛起(Warcraft: The Beginning)》是部電玩迷的電影大作!這部奇幻史詩片,是基於著名遊戲《魔獸系列》所改編,主要是敘述人類與獸人部落之間的第一次衝突。這部電影,是由暴雪娛樂(Blizzard Entertainment)和傳奇影業(Legendary Pictures)所共同拍攝,由環球影業(Universal Studios)發行! 活動名稱:買技嘉,請你看魔獸:崛起3D電影 活動日期:2016年06月01日(三)起~2016年07月07日(四)止 活動說明:買技嘉100系列 電競機種主機板,就送您看魔獸:崛起 3D電影票一張(電影票將在資料審核正確後,一周內寄出) Z170X-Gaming G1 Z170X-Gaming GT Z170X-Gaming 7 Z170X-Gaming 5 Z170X-Gaming 3 H170-Gaming 3 H170-Gaming 3 DDR3 G1.Sniper M7 G1.Sniper B7 活動網址: 《魔獸:崛起(Warcraft: The Beginning)》電影預告
-
SanDisk iXPAND 32GB隨身碟實測開箱,iPhone照片、影片備份好幫手!
去年SanDisk就曾經推出專為iPhone、iPad備份資料所設計的iXpand隨身碟,這次所要介紹的則是最新款的產品,不過在產品命名上並沒有加上第二代等字樣來區隔,容易讓人誤會是舊款產品。新一代的iXPAND隨身碟在外觀上做了很大的改變,變得更加纖細與苗條,USB與Lightning接頭設計在同一邊,採用上下疊合的方式,使用時須將Lightning接頭扳起,才能連接iPhone。根據廠商表示,即使iPhone有安裝保護殼,也大多可以直接連接。不過如果遇到保護殼邊框較厚的情況,例如編輯所使用的犀牛盾防撞邊框,那就還是得先拆下邊框才能連接此隨身碟。 連接介面:USB 3.0、Lightning 容量:32GB 行動APP:SanDisk iXpand Drive 尺寸:59 x 14 x 11.8mm 重量:5.4g 保固:2年 第一次將iXPAND隨身碟連接iPhone時,會出現需要下載APP的訊息,透過SanDisk iXpand Drive就可以啟用自動備份功能,連接手機與iXPAND隨身碟時就會自動將照片與影片備份到隨身碟中,也可以設定備份後自動移除檔案,幫您空出更多手機空間。也可以透過此APP直接瀏覽隨身碟中的文件、影片、照片。除了Lightning接頭外,另外具備USB 3.0接頭,直接連接電腦就可以傳輸資料,使用CrystalDiskMark測試效能,最快讀取速度約為83.32MB/s,最快寫入速度則約為48.66MB/s。隨身碟中還內附SanDisk Secure Access加密軟體(提供Windows與Mac版本),透過這軟體就可以幫檔案加密,方便又安全。 廠商名稱:SanDisk 廠商電話:0080-114-7031 廠商網站: →更多的【PCDIY! External SSD & HDD 外接式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 USB Flash Drive 隨身碟 / Memory Card 記憶卡 / Card Reader 讀卡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HDD / 機械硬碟 / 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Camera / 相機 鏡頭 / 攝影機 / 行車記錄器 / 穿戴式攝影機 / 腳架雲台 / 三軸穩定器 / 攝錄影器材】:
-
「Kingston HyperX VR四寶」引領進入身歷其境,虛擬實境玩家必備!
書法要寫得好,文房四寶要準備好。當今虛擬實境(VR)要玩得順,HyperX VR四寶也要記得傳便便。因為要玩VR,除了買高檔的VR頭盔產品之外,所搭配的電腦硬體配備也必須非常高檔才行。這樣才不會玩到頭昏昏、腦鈍鈍,甚至跑去掠兔仔。 HyperX的VR四寶,就是要幫助VR DIY的玩家解決VR卡頓、不順、慢吞吞、聲音不夠到位等各種症狀,讓玩家更能享受到沉浸式的VR體驗。 VR場景由於比較大,且必須即時反應,因此不容許任何Lag,否則會造成不夠真實、玩家不舒適等情況。一般來說,VR的系統需求比較高,需要一般3D遊戲約3倍以上的電腦運算需求,所以市售的電競主機或筆電也許可以跑VR,但可能還是有卡頓的問題。 雖說大多VR硬體廠商都會在VR產品的系統需求上,標註所需要的等級,但除了在CPU、GPU有多做著墨之外,其餘配備則較少說明。而當今有不少高檔的電競主機、筆電,可能貼上了VR Ready的標籤。但有些機種出貨時,還是用傳統HDD或SSHD(混合式硬碟),搭配8GB DDR4記憶體。這樣的配備,其實玩3D遊戲還沒問題,若要玩VR遊戲,那您可能得再升級才行。 正因為VR要求的硬體配備必須非常高檔,不只是CPU/GPU要夠力,其他VR裝備也要到位才行,包含Memory、SSD,以及VR必備的耳機等等。因此HyperX VR四寶,包含:1. CLOUD Revolver「電競耳機」、2. Savage DDR4「記憶體」、3. Savage「SATA SSD」、4. Predator「PCIe SSD」,能夠全面提升您的VR體驗。 先介紹電競周邊部份,VR要能真正身歷其境,除了VR頭盔要提供超棒的沉浸式視覺感官享受之外,「聲音」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若VR頭盔搭配一般耳機,是無法感受到VR真正臨場感的。因此,玩VR一定要搭配電競級的耳機才行! Kingston HyperX CLOUD Revolver頂級電競立體聲耳機,採用錄音室等級音場,提供更寬廣的音域,創造音效深度與廣度,搭配VR層次分明的遠近距離,可說是最完美的搭配,提供「聲」歷其境、完美的「視」+「聽」的沉浸式VR體驗。 耳機採用特製記憶泡棉和頂級合成皮,搭配穩固耐用鋼架結構,提供雙耳完整覆蓋的聽覺感受,讓玩家不管是玩VR或是一般3D遊戲,都能正確感受到對手的方位,讓玩家贏得致勝先機。此外,還有可拆卸式麥克風,不用時可以拆下來放著,搭配線控設計,可調整音量大小與開閉麥克風,讓玩家能夠靈活使用。 至於核心零組件部份,要VR玩的順,除了CPU與GPU要夠力之外,記憶體建議要裝到16GB容量以上才跑得順,此時HyperX Savage DDR4高效能記憶體系列,就適合VR玩家們選購,支援XMP超頻設定,提供單支4、8、16GB容量的2、4、8通道的包裝,共有16/32GB/64GB Kit等產品組合,讓VR場景可以一次讀到記憶體內,減少從硬碟載入的時間。搭配最高可達DDR4-3000高頻速,讓運行VR遊戲時,算圖更輕鬆寫意。 再來最重要的是SSD,因為VR遊戲資料都很龐大,載入時間都比較久,若要減少載入時間,一定要速度夠快的SSD才行。HyperX高效能SSD系列,主要分成Savage SSD (SATA介面)與Predator SSD (M.2 & PCIe介面)兩種版本。前者主要針對一般電腦、筆電做升級之用,內部搭載4核心、8 通道的 Phison S10控制晶片,讓循序讀取/寫入速度可達560MB/s、530MB/s的超高速度,IOPS讀取/寫入可高達 100K/89K,實測效果亦有達到水準。 至於另一款Predator SSD,則是採PCIe Gen 2.0 x 4介面設計,提供更快的存取效能,循序讀取/寫入速度可達1.4GB/s、1GB/s的飆速水準,IOPS讀取/寫入也有達到160K/119K的等級,讓系統在處理需要多工的VR遊戲,能夠反應更靈敏,提升整體系統表現。 這兩款SSD,都隨附說明書、HyperX貼紙,以及Acronis True Image HD軟體序號,讓玩家可以透過系統複製的方式將HDD複製到SSD,且不用擔心Windows 10的授權會不見(在同一電腦只更換硬碟,授權仍會存在)。再者,Savage SATA SSD還有附贈2.5轉3.5吋轉換托架、7mm轉9mm襯墊、固定螺絲;而Predator PCIe SSD有提供半高半長轉接架,因此迷你電腦也適用,若主機板只有M.2插槽,也可以將產品的M.2模組取下來安裝,提供多種安裝上的彈性。 要玩VR,只有對CPU/GPU核心做升級,確實是不夠的。記憶體、SSD、耳機,也都是VR必備的部份。而HyperX的VR四寶,能改善VR卡頓之現象,並提供「聲」歷其境的感官享受,便可提升整體VR的體驗。 整體來說, HyperX的VR四寶,能幫助玩家組出「正港的」VR Ready的電腦,讓朋友也稱羨! 更多HyperX VR產品訊息,請參考: 廠商名稱: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666-200 網站: →更多的【PCDIY!電競部品】: →更多的【PCDIY!電競椅】: →更多的【PCDIY!直播】: →更多的【PCDIY!電腦周邊】: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